查看原文
其他

就在重庆!一座崭新的“未来之城”已初具雏形

西部重庆科学城 重庆发布 2023-09-22


“城”是西部(重庆)科学城立意和载体,是为科技和产业配套的环境。


作为科学城“筑巢引凤”的重要项目之一,金凤城市中心把科技、金融、商业、行政和总部办公等功能与优越的生态本底优势有机整合,高标准打造“未来城市新样板,未来城市新地标”。


一座崭新的未来之城,究竟会是什么模样?


跟着小布丁的镜头

一起见证城市的“生长”

↓↓↓


何为未来之城?


金凤城市中心一期(首开区)设计单位,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第四建筑设计院副院长、设计总监及主创建筑师吴波认为,未来之城可以实现人、城和自然的连接。


目前,在建的金凤城市中心一期(首开区),便是这样的存在。


金凤城市中心一期(首开区)效果图。图: 西部重庆科学城


首开区占地面积42.67公顷,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,紧邻高新区管委会,背靠科学公园,北连金凤实验室与凤栖湖公园,南临凤鸣湖公园,西邻新州大道,中穿高龙大道。


“我们设计团队前后实地多次考察,依托重庆的山地特点,在尽可能保持原貌的基础上,让绿坡将建筑与景观相融,形成了层次错落的空间。”吴波介绍,绿坡流淌向每一条街道,建筑成为公园的一部分,这样一来,人们的生活和自然将有机结合。


金凤城市中心一期(首开区)效果图。图: 西部重庆科学城


金凤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命题,围绕如何规划,吴波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,最终得出的结论是:它应该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,又要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效果,还要具备商业、办公、休闲等功能,最重要的是,得符合科学城产业规划,吸引科技企业扎根于此,成为带动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。


基于此,首开区贯彻“生态、自然、科技、人文”的规划理念,充分体现绿色、低碳、数智化,应用可再生能源光伏技术、集中能源站技术、装配式、绿色建筑设计、海绵城市、智慧城市、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措施,采用BIM、CIM数字化技术全程管控,规划保山留绿,南北绿脉贯通,形成“双轴互联,三心辉映,四区共融,多维步网”的总体结构。


金凤城市中心项目建设现场。曾诚 摄


双轴互联

保山留绿,南北绿廊连通凤鸣湖、凤栖湖公园,打造山水人文中央公园,形成生态人文轴;沿高龙大道形成城市功能轴,与人文生态轴一同构建城市空间骨架。


创投中心效果图。图: 西部重庆科学城


三心辉映

塑造对外合作交流中心、创投中心、文化中心三大地标建筑。


其中,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以“科学之源,科学之钥”为主题设计,科学之源象征金凤城市中心城市建设展开的起点,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时空坐标,科学之钥象征一把钥匙开启科技未来之门,寓意极具地标性、科技感的科技新高地,将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科技展示与交流互动的活力空间;


创投中心则是“科学之丘”,采用更具创造力和冲击力的建筑形体,如横卧的山岭,起伏蜿蜒,构筑挺拔有力的创投门户形象,将面向金融、律所、科技企业,打造更加开放、更有活力、更具创造力、更国际前沿的科创金融基地,引领创新科技产业未来。


四区共融

通过“花园办公区、科技金融区、SOHO办公区、总部商务区”四大分区来构建“生活—工作—娱乐—购物”高度混合的城市功能模式,植入多元复合的城市业态,弹性预留空间,充分考虑城市功能近中远期的可转化、适应需求、弹性生长、共同繁荣。其中科技金融区,将有5栋高品质智能化办公建筑。


多维步网

设计结合山地地形,由常规的小街区密路网转变为特有的“小街区密步网”金凤模式,在保山留绿的同时,创造弹性贯通的活力交往网络,链接地块功能,彰显山城特色。


不仅如此,金凤城市中心的所有建筑均按绿建二星标准设计建造,核心区按超低能耗设计建造,其中包括1座绿色三星地标,1座地景式“零碳”文化地标,构建科学城首个“绿建生态商务街区”。


同时,金凤城市中心将以数字化设计、数字建造,高质量打造未来商业商务办公集群,塑造绿色生态智慧的城市新样板,以科技先导、低碳引领、实践示范为导向,助力实现双碳目标。


科学城对外合作交流中心。曾诚 摄


如今,随着该项目一期一标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的投用、一期二标创投中心主体结构封顶、配套设施凤鸣湖公园的落成,可以清晰地看到,金凤城市中心已初具雏形。


“像公园城市般的美丽图景,是科技企业愿意扎根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,而金凤城市中心恰好能够给他们这样的氛围感。”重庆高新开发集团下属城市建设集团现场负责人邓捷表示,科学城把凤鸣湖、凤栖湖这样一片“黄金土地”留给了入驻企业和科研工作者,足以说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。而他相信,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厚植这片土地。








大家都在看



【早生活0827】重庆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开工丨八中科学城中学校选址敲定!


30名博士,签约重庆!


关于保障性住房,重庆出台补助政策→





来源:重庆发布 西部重庆科学城

文字:蒋海涛

编辑:钱薇薇
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版权所有: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

平台支持:人民网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